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:61120190002

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9-63907152

新闻热线:029-86253335

阳光报更名二十周年征文选登

2024-08-16 09:11:29 来源:阳光网-阳光报

■田冲

《阳光报》与我有着不解之缘。

在最早它的名字还叫《军工报》的时候,副刊上就经常发表我的文学作品。那时的我,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憧憬,每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时,内心都充满了喜悦与自豪。那些作品,是我文学生涯较早时期的见证,而《军工报》则为我的文学梦想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。

此后,《军工报》更名为《经济新报》,副刊上继续刊发着我的文学作品。这份坚持与认可,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。每一篇发表的作品,都像是我成长的足迹,记录着我思想上的蜕变和文笔上的进步。

2004年,《经济新报》更名为《阳光报》,我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。首先是我过去的顶头上司万波到了《阳光报》工作,先后任副总编辑、总编辑、社长。他的到来,为《阳光报》带来了新气象。在他的引领下,报纸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,版面设计也更加新颖有吸引力。万波总编对我的支持和鼓励,让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更加充满信心。

其次,我过去的一部分同事也进入了《阳光报》工作。曾经共事的经历,让我们彼此熟悉、相互理解。在《阳光报》这个新的平台上,他们继续为了共同的新闻理想和追求而努力。这种延续的情谊和共同的奋斗目标,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和欣慰。

当然,还有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遇到的韩文韬副总编辑,他和我来往得较多,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与鼓励,使我受益匪浅,我的文学之路也随之越走越宽广。

此后的《阳光报》继续在副刊上发表我的文学作品,报纸和新媒体对我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给予了多次报道。这份持续的关注和支持,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动力。它让我明白,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被看见、被认可的。每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作品出现在《阳光报》上,都像是得到了一次肯定和鼓励,让我更加坚定地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行。至此,我和《阳光报》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加上和《阳光报》的前身之间的联系,这个缘分跨越了大约30年。这30年,是我与《阳光报》共同成长的30年。它见证了我的青春岁月,也见证了我从一个文学爱好者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作家。

值此《阳光报》更名20周年之际,我对《阳光报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。感谢它在过去的岁月里为我提供的平台和支持,让我的文学梦想得以绽放。祝福它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保持活力、不断创新,为读者带来更多有价值、有温度的内容。希望《阳光报》越办越好,如同那温暖的阳光,照亮更多人的心灵,陪伴更多人成长!

(作者简介:田冲,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、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、陕西省第三届签约作家、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。曾任《西安商报》副总编。现为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、西安市新城区作家协会主席。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,已在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《光明日报》《文艺报》《陕西日报》《中华辞赋》《四川文学》《延河》《青年作家》等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,并被评为“西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”,荣获西安市文联第三届“双新奖”。出版长篇小说《迷局》,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,获首届浩然文学奖、第三届山泉文艺创作奖;出版散文集《春暖花开》,获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奖、首届中国丝路文化奖、第二届丝路散文奖;出版诗集《守望家园》。)  


■付增战

2008年6月,我从家乡铜川调到了西安北郊工作。那时候,我经常从北关正街的《阳光报》门前经过,看见“阳光报”几个耀目的大字,心里怀着仰慕与向往之情。

曾经的一个周末,我和文友走到了《阳光报》门前,文友刚在《阳光报》上发表了一篇千字散文,掩饰不住兴奋激动之情,力邀我和他一起去报社找编辑老师交流。我犹豫很久,还是拒绝了,一是担心周末编辑休息,二是我从未在《阳光报》上发表过文章,有点自惭形秽。

第一次给《阳光报》投稿是在2019年7月底,一篇3800字的散文《故宅》。没想到,短短一周时间就在8月7日的《阳光报》美文版整版刊出,没有删减一个字,这给了我这个业余作者莫大的信心与鼓励,让我从此成了《阳光报》的热心读者与作者。

随后,我连续有文章在《阳光报》上发表,《飞仙山》《边牧坦克》《银川银川》以及《书签》,有了自己满意的文章,总是第一时间想着投给《阳光报》。那一篇《飞仙山》写的是家乡的一座山,某刊物的编辑看了后,认为文笔虽然很好,但缺了一点所谓的正能量。是《阳光报》的编辑慧眼识珠,毫不犹豫地将其刊发了出来,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响。

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《阳光报》的微信公众号,后来又荣幸地加入了《阳光报》的读者作者微信群,经常能与编辑老师和优秀作者进行交流,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。短短几年间,从地市级报刊到中央级报刊,我的数百篇作品陆续发表。在《阳光报》的激励下,我光荣地成为陕西省作协会员,并当选了陕煤集团职工作协理事,走上了专业写作的道路。长篇小说《荒堡》、散文集《街角的天堂》先后出版,受到了圈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。因为对文学的爱好,我结识了《阳光报》,也因为《阳光报》的平台与激励,让我更好地成就了自己的文学事业。

记得有一次去《阳光报》取样报,韩文韬老师刚好外出了。他听说我去了报社,还专门打电话来问候,我却因为工作繁忙,无暇与韩老师见面,心里虽留下了遗憾却也有了满满的暖意。

知道《阳光报》从北郊北关正街搬到了南郊曲江新区后,我的心里起初怅然,随后却满怀憧憬。是啊,与《阳光报》的地理距离虽然远了,但心灵的距离却更近了。因为我不知不觉间已经与《阳光报》融为了一体,因为那一缕阳光将在古城南郊曲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
(作者简介:付增战,1977年9月生,陕西铜川人,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,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、陕煤集团职工作协理事。出版长篇小说《荒堡》、散文集《街角的天堂》,公开发表散文、小说、评论等各类文艺作品100余万字。)

责任编辑:任佳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