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:61120190002
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9-63907152
2025-05-08 21:59:50 来源:阳光网-阳光报
阳光讯(记者 梁萌 通讯员 陈涵)2025年5月8日,一面印有“服务人民 初心不改 心系百姓 情系民生”的锦旗被送至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。
主动警务:一面锦旗映射的初心
赠旗人张女士动情讲述:1995年春夏,她因骑车摔伤动弹不得,正当她蜷缩在地不知所措时,一辆警车停在她身旁。一名高大的民警蹲下身,简短询问后,果断将她扶上车送往唐都医院救治。路上,她听见民警用对讲机协调工作,才知道是灞桥分局的民警。没有留下姓名,也未多言安慰,但那个身影让她记了一辈子。 张女士常梦回那个下午。“那个身影的脸早已模糊,但那份安全感,像刻在心里一样。”2025年5月8日上午,她专程来到分局送上锦旗,这面跨越30年的锦旗,与近期群众赠送的多面锦旗并列悬挂,串联起跨越时空的守护故事。
预防警务:在规则与温情间找到平衡点
“执法的意义不是惩罚,而是守护。”2025年4月,分局治安大队民警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。居民范女士因未及时办理犬证,犬只被依法暂扣。正当她焦虑时,民警带着《文明养犬手册》主动上门,边讲解法规边指导补办手续,还通过视频连线让她实时查看爱犬在收容所的状态。“他们既讲原则又有人情味。”范女士感慨道。今年以来,该所通过“警示+教育”模式纠正不文明养犬行为50余起,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,让群众在刚性规则中感受到柔性温度。
这种传承自三十年前的守护智慧,正不断焕发新光彩。纺织城派出所民警王闯对此深有体会:2025年5月,他发现群众李某疑似被电诈,经询问该群众正陷入刷单骗局。面对已被骗4000元、正准备支付3.5万元“保证金”的李某,王闯与同事马上开展劝阻,陪同其将现金存入银行。“警察同志要是晚到半小时,我这血汗钱就没了!”李某的感叹,道出了新时代灞桥分局落实市局“预防警务”的意义——把隐患扑灭在群众受损之前。
连心警务:3小时与30年的速度接力
“快”是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直观感受,而这份效率背后是机制的革新与初心的坚守。2025年4月,市民王先生报警称遗失万元现金,纺织城派出所民警逐帧查看公共视频,经过仔细分析对比,仅3小时便锁定现金位置。当装有万元现金的文件袋完璧归赵,这速度和三十年前送医一样让人安心!
在席王派出所,这样的“速度奇迹”同样上演。群众秦某报警称电动车被盗,民警张志强带队勘查现场后发现,车辆实因报警人记错停放位置而“失踪”。从调取公共视频到找回车辆,整个过程仅用28分钟。不管是三十年前的紧急送医,还是现在的分钟级响应,本质上都是把群众急事当自家事。近三年来,灞桥分局通过警民网上心连心共办结群众留言相关事项572起,满意率100%。其中,感谢信73起,占比12.78%。
守护升级:从街头巷尾到云上云端
时代在变,守护的方式也在迭代。在纺织城三棉社区,“银发警务队”队长、社区民警刘波民警,正在为易走失老人的“精准画像”登记造册,同时还为这些易走失老人免费发放了“智能定位器”,一旦老人不慎走失,家属或民警即可迅速锁定老人位置。洪庆山上“小白说事亭”的“山警”白芸祯正使用无人机和秦保局自然资源智慧巡查平台和天翼云眼,实时监控山区各类风险隐患。
但有些东西始终未变:纺织城派出所“银发警务队”的年轻民警任天龙,也会像老警长一样背上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楼就医,“小白说事亭”的村警白芸帧日常还是和巡山队一起喊山巡逻。
“科技让服务更高效,但警民之间的温度永远需要面对面传递。”是三十年来始终如一的承诺:只要警灯亮着,守护就永远“不打烊”。
夜幕降临,纺织城派出所的灯光依旧明亮。民警王闯刚结束反诈宣传,又接到邻里纠纷警情;席王派出所案件办理队民警张志强研判完电诈预警线索,转身扎进下一个警情。他们的身影投射在街巷中,与三十年前那个奔向医院的藏蓝背影渐渐重叠,续写着“人民公安为人民”的永恒篇章。